有一天,一休禪師帶領徒弟外出,在途中遇到山洪暴發,衝斷橋樑。師徒二人只好涉水而過。
這時禪師看到岸旁有一女子,因水流急不敢過河,於是禪師慈悲地背她過河。過河後禪師帶著弟子繼續趕路,好像剛才那件事沒有發生一樣。
事後,禪師就忘記了這件事情,但是徒弟卻始終掛礙著。有天,徒弟再也忍耐不住,就問禪師說:「師父,弟子有一件事幾個月來始終困惑不清,無法釋懷,請師父開示。」
禪師說:「什麼事呢?」
徒弟說:「平時師父教導我們要遠離女色,但師父您卻自己背女子過河,這者饃可以呢?」
禪師一聽,吃驚的說:「喔!原來你還在為那女子起煩惱呀!我早把那女子放下來了,沒想到你卻一直背!」
人生最大的智慧「拿得起,放得下」。
「拿得起」是一種勇氣與承擔;而「放得下」又是另一種肚量和灑脫。
可是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自己「拿得起,放得下」,但是偏偏在付諸行動時,“拿得起”容易,“放得下”卻是難上加難。
凡事多計較,心情如何放得下,你爭我奪何時休,放不下就像小和尚背負著那顆「師父背女子」的大石頭,一點都不快活,因心裡有結,就一定是背負那份執著的痛苦,這就是放不下、捨不得的結果,快樂的人生就變成痛苦的旅程了! 這讓我想起佛陀的教導~
以前,有個修行人捧著一束鮮花,虔誠的來供養佛。
佛陀問修行人:「你今天來此供佛,是否心有所求?」
修行人說:「世尊,我只是個修道人,別無所求,但為『求道』。」
佛陀就告訴他:「好!你既然是來『求道』,那就『放下』吧!」
於是,修行人就把『花放下』,雙手合十。
佛陀又告訴他:「再放下!」
修行人覺得奇怪,於是,把『兩手也放下』
佛陀又說:「還要放下!」
修行人不解地問:「世尊!花和手我都已放下,還有什麼要放下的呢?」
佛陀說:「你有求的這念心也要『放下』。」
修行人,當下大徹大悟。
「放下、放下、再放下」,只因我們『心有所求』,學佛就是要學「懂得如何放下」,或許要一輩子,但卻值得去學。因『學會如何放下』,那再多的心結、再多的憂愁,都在學會「放下」後豁達,懂得放下,就可輕裝前進;懂得放下,就可擺脫煩惱的束縛、身心自在,越能放下,越能拿起,越能取得成功。
「學佛就是要學『懂得如何放下』,或許要一輩子,但卻值得去學。因『學會如何放下』,那再多的心結、再多的憂愁,都在學會『放下』後豁達,懂得放下,就可輕裝前進;懂得放下,就可擺脫煩惱的束縛、身心自在」真的很難,而且總是知易行難啊!
回覆刪除學長晚安:
謝謝您的關心,目前小衛己不再接受針灸了,因為知道痛了,非常的排斥,所以目前都以中藥調理,醫師很幫忙,一直在幫小衛找適合的用藥,希望能改善他的過動及提升智力,只可惜成效一直不理想,但我們已很感恩了, 畢竟 醫師已幫了我們10幾年了,小衛的情況已改善很多了,因此過動及智力方面我們也不強求了!
關於精舍志工培福的事,我會努力以赴,以報答諸佛菩薩、護法龍天的恩澤!
再一次的謝謝您,阿彌陀佛
依靖合十
[版主回覆12/11/2008 08:37:42]依靖
「學習如何放下」雖然難 但這是我們今生的課題 我們一起來學習 只要我們有「心」 相信會進步的!
確實針灸很痛 可以理解當小孩在承受這種痛 最痛的是媽媽 就看因緣吧 願佛菩薩護佑小衛身心輕安、自在
志工培福我相信您一定可以勝任的 也藉此因緣讓小衛多親近善法、善因緣
祝福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