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山下爬了無數的階梯,這才真正走到「山寺」的登山口
買了門票300円/人,開始登山
「根本中堂」,並沒有開放,天台宗的不滅法燈就在內
寶物殿前積雪覆蓋
原來之前爬的階梯不算什麼,這才開始
小瀑布中的地藏像
「姥堂」除了貼了這麼多的名片外,還供奉3隻維尼熊
途中遇見這位熱心的日本太太,沿途幫我們簡介
只是日文不通,有聽沒有懂
但她問我們是否從台灣來,我們大聲回答:是!
遇到特殊的點,就停下來幫我們介紹
岩石中的3吋小地藏
雖然爬得很喘,但能依著慈覺大師、松尾芭蕉等的足跡,就更耐心踏上這條參拜之路
再接再厲
沿途走走停停
到了山寺的第一景「仁王門」(1848年重建),左右供奉仁王像,護衛寺院
彌陀洞
「中性院」,除了遊客及門口收票員不知是否是法師外,幾乎像空城
「性相院」無量壽供奉是阿彌陀佛
山寺的重要文化財-三重小塔
紅色的迷你三重塔
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
~待續
6.Day6 104.03.23(一)仙台→仙山線→山寺(立石寺).奧之院 大佛殿、五大堂
您好
回覆刪除不好意思
我知道您們吃素但不介意有蛋
但不知酒您們是否有禁喝
這是昨天網路店家自我推薦的文章
僅供參考
若有讓您們不悅之處
先在此說抱歉
斐麗巴黎廳
地址: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0巷2號
電話:04 2376 8089
斐麗巴黎廳賣蔬食料理,總經理徐因說:「喜歡素食又不想吃素料加工品,種類多的蕈菇是好選擇。」像波特菇(Portabella Mushroom)蕈傘肥厚,以紅酒調味烤熟,再刷上黑松露醬,一切下,肥厚多汁的菇肉吃來帶點淡淡杏仁香,十分可口。
而常見的杏鮑菇,斐麗巴黎廳則選特級品,徐因說:「切得像布丁大小的杏鮑菇用白酒先煎過,再淋橄欖油及紅酒醋,幾乎每個客人都喜歡。」杏鮑菇微黃帶焦,口感Q中帶脆,還頗有彈性。
另外,經過烤滷醃泡的猴頭菇,因為去除了多餘水分,充分吸附白酒及香料韻味,吃來竟有種類似雞肉的口感,搭配葡萄醬品嘗也添增了果香。
而罕見的台灣白松蕈菇,刷奶油及迷迭香烤15分鐘,搭配微酸芥末籽醬,一咬下,口感猶如鮑魚,吃來鮮嫩多汁。
而法式烤蘑菇是簡單的焗烤風味,但焗烤醬以堅果及橄欖油打成的醬汁加上奶油做成,少了起司的膩感,味道十分豐富。尼斯鮮蔬薯泥松菇外表裹了堅果碎,入口多了顆粒嚼感,也讓柳松菇味道變得很有層次。
不好意思,現在才發現此篇被放在垃圾郵件
刪除原來是用酒料理過,杏飽菇那道料理並沒有寫明,下回會留意!